新聞

2021年11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樂善堂鄧德濂幼稚園 - 2021年11月
積極發展幼兒體能 推動語言學習
樂善堂鄧德濂幼稚園以生活化的主題啟發學生的興趣學習,貼近學生的日常經驗、認知、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疫情下,希望學生身心發展得健康全面,所以學校在本學年特別重視發展「體能與健康」範疇,為學生提供均衡和合適的活動,促進他們全面發展。譚麗琼校長同時兼任樂善堂文吳泳沂幼稚園的校長,她笑言,從中能夠發掘學生們的異同,並將每間學校的優點互通,經驗共享。
玩學結合體驗 啟發多元智能發展
譚校長非常重視學生的體能發展,認為孩子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有助提升抗壓能力。而且,當孩子培養出更好的神經控制肌肉能力,能夠保持更長的專注時間。因此,學校利用寬敞的室內及戶外平台,配置多樣化的體力遊樂設施及大畫架。在每天固定的體能時間,老師會按照學生的發展設計各式各樣的大肌肉活動、感官遊戲、繪畫等。在過程中,學校着重讓學生自由發揮,老師不會過度介入或限制他們的玩法,當學生有需要尋求老師的協助時,老師亦會以提問的方式引領學生進行思考,從而得出答案。學生能夠在過程中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意見及感受,同時培養解難能力。在活動後,老師亦會邀請學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與經驗,培養語言組織能力,其他學生亦可以藉由聆聽他人的分享,從中得到啟發。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欣賞孩子勇於挑戰的精神,他們遇到困難時,若直接告訴他的解決的方法或答案,久而久之便會消磨掉他們尋求答案的樂趣。因此我們希望以啟發式問句,讓孩子慢慢的接近正確的答案,幫助他們學習自己判斷。」譚校長指出,有時學生會提出一些比較天馬行空的方案,老師依然會尊重他們,並在一起嘗試後提出建議,把選擇的責任交給學生。「當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及相信,主動承擔起這個責任時,反而會更加小心,為自己做出更好的決定。」
種植開展生命教育 培養生命責任感
除了體能遊戲設施外,學校更在平台上設置植物架。「學校有推行類似的『一人一花』計劃,但我們並非讓孩子從花苗開始種植。而是給予他們一人一盆已經成長的花,讓他們在學校裏照顧。」譚校長認為,未必所有家庭都有空間及時間種植,因此在平台上撥用一些空間讓學生參與種植活動。學生每天回校都會自覺為植物澆水和觀察成長;在颱風後,學生亦需要學習如何照顧,讓植物重獲生機。一系列的活動除了教導學生愛護大自然,培育他們的責任感、耐心和恆心外,更讓他們了解到生命的頑強,從而學會珍惜生命。
活動學習模式 讓英語成為日常
在學習上,譚校長深諳英語能力是學習上是必不可缺的。為此,學校特別聘請了兩位外籍英語老師,以小組及個別形式進行學習,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課程上,老師會利用Jolly Phonics,透過系統性的拼音訓練協助學生掌握拼讀技巧,同時借助故事的畫面場景,配合肢體動作及英語講解,加強學生對英文詞彙的認知。另外,學校亦特別設計一系列配合課題的英語活動,如遊戲、魔術表演等,老師亦會盛裝打扮,藉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譚校長表示:「畢竟孩子的專注力維持時間較短,坐在教室裏五至十分鐘已經是極限,所以我們希望善用偌大的校園環境,設計不同的活動,增加新鮮感。而且在活動中,孩子會更加願意開口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外籍老師更會與學生參與不同的區角活動豐富語境,同時加強日常英語對話能力,讓學生明白英語其實都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學校內有部分非華語的外籍學生,英語溝通更是校園生活的一部分。譚校長笑言,同儕間的推動比起由老師帶動學習英語更為有效:「孩子喜歡玩是一種天性,為了玩,他們會更願意開口以英語交流。」讓學生自小接觸不同國籍的人,除了有利其語言能力發展,更可以幫助認識及學會尊重不同國家的文化。
閱讀學習 發展詞彙觸覺
在課程上,學校大力推展繪本教學,曾經申請了兩次由優質教育基金與樂善堂轄屬幼稚園共同推行的繪本教學課程。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意及美藝發展,老師在帶領學生完成閱讀一個故事後,會讓學生把自己變成故事的主角,並把故事情節或結局改編,增加他們的參與感及遊戲趣味性。「看圖書說故事可以提升孩子的說話表達能力及認讀能力,我們更加插創作環節,更能訓練孩子的組織及邏輯能力。老師亦會讓孩子們製作自己的繪本,當他們看到自己獨有的完成品時,成功感亦會倍增。」譚校長笑指現時用作教學的繪本亦是由學生創作,不論是圖畫或是文字都是由學生親自構思,藉以提高學習興趣及動機。
至於低班及幼兒班的學生,老師則鼓勵他們以口頭創作,訓練說話和演講能力。譚校長直指:「孩子在三歲至五歲期間,掌握的詞彙量大約以倍增的速度增長,所以我們絕對不能夠低估他們學習詞彙及語言組織的能力。老師會循序漸進的教授學生一些基本的單字、詞語,待學生完全掌握後再教授短句。藉着不斷提升孩子的能力,讓他們突破自我的極限,從學習中感受到滿足感。」老師除了與學生共讀外,亦給予孩子發表意見的時間,深化他們對字詞的認識,無形中擴大他們的詞彙庫。
與此同時,學校更組織「故事爸媽」團隊,令閱讀文化由家庭開始推展,並與學校互相協作、推動下,從而讓學生上更有效地學習語文。